(網經社訊)9月22日,呼和浩特馬拉松鳴槍開跑,2.5萬名選手北望大青山,穿越敕勒川草原,盡情揮灑汗水。滴滴出行數據顯示,當天賽事起終點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的打車需求同比去年上漲超10倍。
圖為:滴滴馬拉松保障車隊
為幫助做好參賽選手的接駁和疏散,在相關部門指導下,滴滴組建保障車隊,提供8輛免費大巴。同時,為選手和市民發(fā)放滴滴50元專屬打車禮包、滴滴租車最高6折優(yōu)惠等多重福利,充分發(fā)揮出行對文旅消費的鏈接作用。
圖為:滴滴在賽場附近的攤位
9月22日早上天還沒亮,多位參賽選手已經來到敕勒川會展中心等候接駁。滴滴的8輛保障大巴也早早在此等候,自5點30分起,一直到7點20分,分批次將選手運送至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上午9點至下午15點,隨著選手陸續(xù)完賽,滴滴保障大巴開始散場接駁,幫助選手從敕勒川草原東南門停車場返回敕勒川會展中心。

圖為:滴滴馬拉松保障車隊接駁選手
網經社移動出行臺(DCX.100EC.CN)獲悉,除參賽選手的免費接駁外,滴滴也組織了網約車保障車隊,鼓勵司機去賽段周邊多接單,為熱門地點動態(tài)補充運力。“很榮幸這次參與滴滴的呼和浩特馬拉松保障,”滴滴網約車司機孫慧榮稱,“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來到我們呼和浩特,感受咱們呼市人民的熱情好客?!?/p> 圖為:滴滴網約車保障車 近年來,在主管部門指導下,滴滴保障車隊從社區(qū)醫(yī)護保障、防汛救災保障等應急方向出發(fā),不斷拓展升級,目前已經覆蓋演唱會、大型盛會賽事、節(jié)假日場站等多種場景,面對極端密集的需求,積累了從保障車隊、接駁大巴、運力調度、圖文引導,到多種出行方式一站式銜接的保障經驗。滴滴倡導用戶在需求高峰時使用拼車服務,或用“途經點”功能與朋友搭伴離場,更快出發(fā)的同時,也能緩解交通擁堵。 近年來,馬拉松比賽在國內發(fā)展迅猛,每次賽事都會吸引大量參賽者和觀眾前往,成為賽事舉辦城市展示風采的重要窗口。 滴滴數據顯示,馬拉松比賽當天,呼和浩特打車需求同比去年上漲22%,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的打車需求同比去年上漲超10倍。比賽前兩日(9月20日至9月21日),呼和浩特機場、火車站等大型樞紐的打車需求同比去年上漲24%。 圖為:呼和浩特東站滴滴候車區(qū) 呼和浩特夏季避暑、冬季滑雪、文化活動多、美食價格實惠,吸引了很多周邊和南方城市的游客。滴滴司機夏師傅表示,剛剛過去的旅游旺季,收入還不錯,異地旅客更信賴滴滴這種大平臺的安心、便捷,他熟悉的出租車司機現在也都在用滴滴接單。